每当冬季将临
人们就会想到“冬补”的代表性食物
中医认为:羊肉性温,味甘
《本草纲目》记载
羊肉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
滋肾气、养肝明目
健脾健胃、补肺助气等功效
大家都在说冬季吃羊肉好
那羊肉到底好在哪?
我院针灸康复科副主任、治未病科主任李洁
为大家梳理了羊肉有以下特点:
1.羊肉热量比其他畜肉高,寒冬吃羊肉可暖中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
2.羊肉肉质比猪肉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而脂肪、胆固醇含量则比猪肉、牛肉少,因此对人体更加健康;
3.羊肉可增加消化酶,易于消化,保护胃壁,提高人体免疫力;
4.中医认为“人参补气,羊肉则善补形”,羊肉能益肾壮阳、开胃健力、利肺助气、豁痰止喘、养胆明目;
5.羊肉味甘不腻,易与多种食材、药材配伍。
李洁副主任提醒大家
羊肉虽好
但在食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羊肉切勿与醋同食:
羊肉属大热,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补肾壮阳、生肌健力等功效。醋中所含的蛋白、糖、维生素和醋酸、乳酸、琥珀酸等多种有机酸,其性酸温,有消肿活血、杀菌等作用,与寒性食物配合效果较好,而与羊肉这类温热食品相配则不宜。
2.羊肉忌与茶同食:
茶水是羊肉的 “克星”。这是因为羊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而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吃羊肉时喝茶,会产生鞣酸蛋白质,使肠的蠕动减弱,大便水分减少,进而诱发便秘。
3.羊肉别与南瓜同食:
中医古籍中有羊肉不宜与南瓜同食的记载。这主要是因为羊肉与南瓜都是温热食物,如放在一起食用,极易“上火”。同样的道理,在烹调羊肉时也不宜多放辣椒、胡椒、生姜、丁香、茴香等辛温燥热的调味品。
4.肝炎病人忌吃羊肉:
这是因为羊肉甘温大热,过多食用会促使病情发展,加重病情。另外,羊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大量摄入后,因肝脏有病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谢功能,而加重肝脏负担。因此,肝炎病人还是不吃羊肉为好。
5.羊肉好吃应适可而止:
羊肉甘温大热,过多食用会促使一些病灶发展,加重病情。经常口舌糜烂、眼睛红、口苦、烦躁、咽喉干痛、齿龈肿痛者及腹泻者均不宜多食。
6.忌用铜器烹饪:
《本草纲目》记载:“羊肉以铜器煮之:男子损阳,女子暴下物;性之异如此,不可不知。” 这其中的道理是:铜遇酸或碱并在高热状态下,均可起化学变化而生成铜盐。羊肉为高蛋白食物,两者共煮时,会产生某些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李洁副主任为大家推荐了
3款羊肉的食疗方
大家可以在家自行烹制:
当归生姜羊肉汤
组成:羊肉500 克,当归20克,生姜30克,食盐、黄酒、葱、胡椒粉等调料适量。
制作:先将羊肉洗净,除去筋膜,切成小块,人沸水锅中焯去血水和膻味,捞出备用;生姜洗净切成片,下锅内略炒片刻,再倒入羊肉微炒,铲起;当归洗净,纱布松松的包住困扎好,与炒好的生姜羊肉一并放入砂锅内,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3小时即可,服用前适当加一点盐和葱、胡椒粉等调料,吃肉喝汤。
功效:温中补血,调经散寒
应用:血虚寒凝证。适用于阳虚寒凝所致的腹痛疝气痛、疲倦乏力、恶风畏冷,四肢逆冷,面色苍白;或者妇女血虚寒凝之月经不调、血虚经少、痛经等证。
羊肉大麦汤
组成:羊肉300g,草果5个,大麦仁100g,食盐适量
制作:将大麦仁用开水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开,再改用文火煮熟,将羊肉洗净与草果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熟,然后捞出,切块连汤一起放入煮好的大麦仁粥中,加盐后文火炖熬熟透即可,早、晚佐餐食用。
功效:温中下气,健脾养胃
应用:脾胃虚寒证。脾胃虚寒所致的腹胀、腹痛、腹泻、怕冷、手足不温等。
当归羊肉羹
组成:当归25g,黄芪25g,党参25g,羊肉500g,葱、姜、黄酒、味精、食盐各适量
制作:将羊肉洗净,将当归、黄芪、党参装入纱布袋内,扎好口,一同放入铝锅内,再加生姜、食盐、料酒和适量的水,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煨炖,直到羊肉烂熟即可,加入葱、姜等调料,吃肉喝汤
功效:益气养血,温阳补虚
应用:气血不足证。适用于病后、产后气血不足所致的脘腹冷痛、血虚宫冷崩漏及各种贫血、气血不足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