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下的“晒”
主要是指紫外线辐射
虽然紫外线对合成维生素D有促进作用
夏天,除了热
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晒
但过度的紫外线暴露
存在晒伤、晒黑、皮肤癌等风险
炎炎夏日
一条简单而又最重要的原则是:
避免过度暴露于太阳光之下
同时也要积极做好防晒
但在日常生活中
大家对于防晒或多或少存在误区
我们通过下面这篇推文来以正视听!
误区1 防晒系数越高,保持的时间越长
防晒系数指的是防晒霜能过滤多少阳光,
而不是它持续的时间。
因此,不论防晒霜的防晒系数是30还是100,
你都需要至少每两个小时重新涂抹一次。
误区2皮肤白皙不需要防晒
皮肤越白嫩的人越要格外注意防晒,
因为肤色浅的人对光比较敏感,更容易晒伤,
所以黄种人罹患皮肤癌几率较白种人略少。
误区3不出门就不用防晒
紫外线无处不在,
玻璃能挡住紫外线B(UVB),
却挡不住紫外线A(UVA)。
只要阳光透过玻璃照在皮肤上超过10分钟,
也会灼伤皮肤。
另外,紫外线可通过空气折射,
从不同角度对皮肤造成伤害。
在室外工作、游泳、玩耍或运动之前,
应使用足量的广谱防晒霜,
建议选择防晒系数(SPF)≥30
且能防护UVA和UVB的防晒霜,
并每两小时擦抹一次,
有助于减少皮肤晒伤。
误区4防晒霜只需一天涂一次
防晒效果的好坏与防晒霜的涂抹量和频率有关,
涂一次并不能保持一整天,
出汗易将防晒霜冲掉,
需每2到3小时补擦一次;
如果是烈日下连续暴晒,
则60到90分钟后就应重新涂抹一次,
以保证防晒效果。
如果是在室内,除了长期坐在窗边的位置工作,
涂抹防晒霜的频率可以适当减少,
因为防晒霜涂抹过多对皮肤也会造成负担哦。
误区5防晒只需要涂脸上
其实除了面部,
其他暴露在外的如颈部、
手臂、耳朵等也要涂上防晒霜。
下唇易受日光损伤,
要使用有防晒功效的唇膏。
紫外线易导致毛发干枯粗糙、
失去弹性和光泽,可用防晒摩丝。
误区6防晒会阻碍人体吸收钙
晒太阳可补充维生素D,
进而促进钙的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
日常只需要短时间接受日晒就足够我们体内钙的吸收。
特殊人群,如骨质疏松高发的老年人
可接受适宜的阳光照射,
但仍需合理防晒,
也可以通过饮食增加对维生素D的摄入量。
误区7吃防晒糖丸能防晒
口服产品能防晒尚无科学依据。
防晒丸的主要成分一般为植物提取物和各种维生素,
本质上多是抗氧化剂。
皮肤晒伤以后会产生氧化应激反应,
产生自由基,从而使肤色变得暗黄,
黑素合成增加,加速皮肤的衰老。
抗氧化剂只能抑制晒后细胞的反应,
但是无法真正将皮肤和紫外线隔绝,
所以防晒糖能防晒这一说法并不科学。
误区8防晒只用防晒霜就行
防晒霜是根据具体的对象来选择不同SPF或PA值的产品,
以达到防晒的目的,是化学防晒。
物理防晒是指使用物理遮盖的方式,
来达到紫外线防护的目的。
防晒霜适合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群使用。
如果想要防晒的效果更好,
可将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结合起来使用。
比如:涂防晒霜,
再加上防晒衣、太阳伞、太阳帽、太阳镜等,
防晒效果更好。
- End -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